今年8月份,标局报道了《南开大学百年校庆LOGO三选一投票》。10月17日,在南开大学99周年校庆日当天,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八里台校区隆重举行。仪式上,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LOGO、标语口号、主题歌正式发布。
设计理念:南开大学百年校庆LOGO的主体由阿拉伯数字“100”、百年纪年及八角星形的三重组合这三部分共同组成。其中数字“100”的两个“0”内分别嵌入了南开大学校徽中“南”、“开”两个字的篆体字样,并在下方辅以纪年“1919-2019”,寓意沧桑历史,世代铭记,百年南开,继往开来。
八角星形,是南开早期校徽的核心元素,并为现行校徽所继承,体现了南开人智勇真纯,刚毅坚卓的精神。数字“三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生生不息、无限扩展之意。八角星形的三重嵌套,寓意着新时代的南开人正同心同德,牢记使命,砥砺前行,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“南开精神”代代传承、发扬光大。
标志的标准色采用了南开校色——青莲紫,体现了南开人“出污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的君子品格和卓尔不群、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。此外,百年校庆标志同时还配有墨绿色、金色及多彩组合等多种辅助色彩。
整个标志将校徽核心元素与百年校庆主题充分融合,力求简洁庄重、寓意明确,希望给南开人以自然而生的亲切感。在组合方式上,它既可以与校庆标准字单独组合使用,又可以与现行校徽并置使用,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满足校庆期间不同场景、宣传品和办公用品,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庆纪念品的应用设计需要。
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主题歌为《南开,让世界听见你》,该作品由南开大学EMBA校友会选送,由著名音乐制作人山河团队制作,歌手黄绮珊演唱。
校庆标语口号共有十条入选,分别为:
牢记嘱托、不忘初心,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历百年允公允能,跨世纪日新月异 允公允能南开路 日新月异中国梦 传承南开百年薪火,谱写教育报国华章 心系南开,情怀中华,面向世界,争创一流。 百年南开,日新月异;公能筑梦,中华崛起 青春南开 引领未来 新世纪,新希望,新南开,新篇章 巍巍南开,荣耀百年,勿忘初心,砥砺向前。 百年风雨路,一生南开情。
南开大学校徽及由来
校徽颜色的产生要追溯到1917年。当时,南开中学已经成立,而南开大学的建立尚在筹划之中。张伯苓先生为了创办南开大学到美国进修和考察。临行前他将南开中学校长的职务委托给他的弟弟、南开中学教师张彭春代理。当年9月22日,天津南运河决口,洪水涌进南开中学,水深近两米,情况十分危急。在张彭春的指挥下,教师们护送全体学生紧急转移至安全地带。10月,全校又迁入河北政法学校借校上课。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,对那些当时年仅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,是一次艰苦的磨炼。由于床位紧张,他们只能住在临时腾出的宿舍里,一个铺挨一个铺,挤得像沙丁鱼。因为水灾导致粮食奇缺,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们只能喝粥充饥。为了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,每名南开中学的学生胸前都佩戴一枚纸制的紫白色相间临时校徽。紫色是南开校色(寓意“紫气东来”),正是这枚紫白校徽,使学生们牢记自己是南开人。后经抢险救灾,南开中学的校舍得以恢复使用。以后每年9月23日晚上,学校都要在饭厅里举行一次“水灾纪念会”。全体学生坐在饭桌前喝粥纪念,而且胸前都佩戴印有“南开”二字的紫白色卡片,同当年那个纸制校徽一样,只是下面加印了一行小字:“民国六年水灾纪念”。这就是南开校徽颜色的由来。
这是南开大学最早的校徽,呈盾牌形状,仍然沿袭了紫白相间的主色调。在紫色背景下,用反白色汉字从右向左分两行写着“南开”、“大学”,两行汉字之间白色条形区域中,是紫色的、从左向右排列的“NANKAI”。三行文字皆向右上方倾斜。
南开大学后来改用下图显示的圆形校徽,但是具体更改时间和原因还没有查到。
圆形校徽中核心内容为八角星图案和嵌于其中的“南开”二字,校徽外圆的上半部分是南开大学的英文名称,下半部分是南开大学所在城市——天津的英文名称。2004年校庆之前,一直使用这个校徽。
为纪念南开系列学校百年校庆,南开大学自2004年10月17日开始启用新校徽。
新校徽仍然采用八角星为核心图案,这继承了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,同时又赋予其新的理念。八角星由两个正方形叠加、结合而成,八个角皆为直角,分别指向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八个方向。一是体现“方方正正做人”之意,二是体现南开人“面向四面八方,胸怀博大,广纳新知,锐意进取”之精神。且八角星方圆互动,融合东西,体现了南开大学“智圆行方”的入世哲学、“追求卓越”的立世哲学和“允公允能”的济世哲学。
八角星中的“南开”二字凝练厚重,而弧形排列的“NANKAI UNIVERSITY”简约明快,表征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、面向世界的东方学府,图标下部的“1919”说明南开大学的建校时间。新校徽的颜色继承了南开紫色,也继承了南开的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。
校庆图片来源:http://100.nankai.edu.cn/
校徽历史出处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af2f013101017pxs.html